价值上万元的电脑都带不动的游戏 那些游戏史上的“硬件杀手”在PS3和Xbox 360双雄争锋的上个世代初,相信各位玩家们就已经感受到,因为机能的提升而带来的画质了吧?
就比如近几年流行的基于物理渲染,以及早已普及的曲面细分,甚至还有未来或许能顺利带来的全局光照,都在一步步地满足我们的眼球。
不过在另一方面,越发精细和逼真的画面对硬件来说,同样是一个不小的考验。所以在游戏界自然就诞生出了不少的“显卡杀手”。这些作品要么是存在着成千上万个可动AI,要么是拥有近乎以假乱真的逆天画质,当然其中也不乏那些画面拉胯,优化更是渣到不行的另类杀手。但不管如何,这些游戏基本都承载了游戏制作者对于画质的执念。
《孤岛危机》这款游戏刚刚问世的时候,在普通玩家看来,这是个值得振奋人心的日子。但在硬件厂商们看来,却是个令人眉头一紧的日子。原因也很简单,因为《孤岛危机》不仅自带物理效果,和纹路极其清晰的画面质量,就连水面也制作了动态十足的特效。以如今的眼光来看,孤岛危机的画质依旧不算落伍。
但各位玩家可千万别忘了,这是一款在2007年发售的游戏,同时期国内最火的游戏,还是搜狐畅游的《天龙八部》,盛大的《彩虹岛》等等。把《孤岛危机》放在这群游戏里,简直就是降维打击一样。
那时一般玩家的电脑根本就难以运行这款游戏,即便拥有配置,也很难支撑起这款游戏的帧数。正如很多玩家说的那样,他的画面根本就不像那个时代该有的产物。甚至在当年,每当有人在网上晒电脑配置时,底下都会有人评论:“你的电脑再好,还能带得起来《孤岛危机》?”
而抛开画面,初代《孤岛危机》本身的设定也确实独特而新颖。在游戏中玩家操控的主角是一名身穿纳米装甲的特种战士,需要不断地驾驶坦克、战车、游艇打败入侵地球的外星人。虽然故事设定没什么新意,但《孤岛危机》却使用了半开放的沙盒玩法,玩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激战外星人,这点也成为了许多玩家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不过后来发售的《孤岛危机2》,鉴于当时《使命召唤》系列大火,所以开发商为了追赶军事题材的潮流,摒弃了初代的开放式玩法,变成了更加线性的剧情向游戏。至于后续的第三代作品,虽然画面和历代一样精美,而且很好地结合了剧情和玩法,让玩家需要一定的策略,不能再无脑冲锋,但就是销量惨淡,连续两作的失利,开发商也是因此破产。曾经在游戏界名噪一时的显卡危机,就这么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
在FPS游戏界有这么一款游戏,许多玩家玩了上百小时,依旧谦虚的说自己刚刚入门。还有玩家表示自己玩了一千多个小时才打通了序章。在许多玩家眼中,这并不是一款游戏,而是民用的虚拟军事平台,这款游戏就是大名鼎鼎的《武装突袭3》。
而既然是军事引擎,游戏内的拟真度高的自然也难以想象。当玩家想要使用狙击枪完成游戏布置给你的任务的时候,你需要先利用望远镜测距,再根据风向还有下落的速度来进行射击,绝对不是瞄准后射击这么轻松的。
不过,相对应的为了获得优秀的游戏体验,玩家必须要付出超高的配置,想要完美运行这款游戏的画质,需要一台至少十多万的电脑。就算是这样的电脑,在人比较多的场景也会疯狂掉帧,而且由于游戏过于硬核,很少有玩家能坚持下来。但当你从萌新坚持到大佬玩家的时候,你和一名真正的士兵应该也没什么区别了。
在上世纪90年代,有一家游戏公司特别钟情于制作金庸主题的游戏,开山鼻祖《笑傲江湖》就是如此。而这家公司大家也不会陌生,正是智冠科技。
游戏里集合了来自《天龙八部》、《射雕英雄传》、《神雕侠侣》、《倚天屠龙记》、《笑傲江湖》和《鹿鼎记》等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共计13名。乍一看还挺有模有样的,不过在那个大部分电脑还是DOS系统的年代,这游戏的运行内存要求竟然高达630 kb。当时DOS系统的内存一般来说就是640 kb,所以想要玩上这款游戏,你甚至要把鼠标和声卡驱动之类的都卸载掉,才能勉强玩上一把。
众所周知,在游戏的远古时期,电脑还被用来处理文件的那个年代,游戏界真正的载体,其实是街机厅和游戏室内一台台巨大的街机。现如今许多如雷贯耳的游戏厂商,其实在早期都是制作街机发家的。
R360是旋转360度的缩写,玩家需要系好安全带才能正式启动游戏。虽然在当年,R360的设计还比较原始,但如此新鲜的真实体验,还是让玩家们乐此不疲。
很快,南梦宫就将模拟仓引进到日本,试图以此来击败世嘉。但南梦宫不久后就发现,虽然这个模拟仓的性能很强大,但由于制作工序太复杂,外加难以配合开发游戏,更没法简化硬件,所以大规模量产自然成了空中楼阁。无奈之下,南梦宫只能将早期购买的这些模拟仓放到自家的游乐园里。
这款模拟仓唯一的游戏是出厂时自带的飞行游戏《大黄蜂》,虽然游戏画面吊打同时期的所有游戏,但是操作滞后感却十分严重,简单来说就是手感差的要命。后来梦宫也曾经试着将《大黄蜂》移植到家用机平台开云电竞,但当时的主机和电脑根本就没有一台能承载如此精密的画面验算,这个想法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成为了不少人的遗憾。